在健康养生的话题里,高血压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不少人量血压时一旦发现数值升高,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盐吃多了?” 于是开启严格控盐模式,做饭时盐放得极少,甚至干脆不放。大家都觉得,只要控制好食盐摄入,血压就能稳稳当当的。可现实却给了很多人 “一记耳光”,即便如此严格地控制食盐,有些人的血压依旧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甚至还越来越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高血压的 “元凶” 另有其 “物”,一些藏在日常生活饮食里的食物,才是让血压失控的 “幕后黑手”。今天,就带大家揪出这些真正影响血压的 “隐形杀手”,看看它们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危害,以及我们平时该如何避开它们。
说起加工肉类,培根、香肠、火腿、午餐肉都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很多人都知道腌制食品含盐量高,但加工肉类的危害远不止于此。这些食品里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磷酸盐和防腐剂,它们就像一群 “小恶魔”,在身体里兴风作浪,不断增加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让血压变得极难控制。
加工肉类中的添加剂和饱和脂肪,会给血管带来沉重负担,使血管收缩功能出现异常。而且,过量摄入的磷酸盐还会影响肾脏功能,让钠的代谢变得更加困难,进一步把血压往上推。所以,为了血压稳定,加工肉类能不吃就别吃,选择新鲜食材才是对身体负责。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血压高和吃盐有关,和糖似乎没什么联系。但事实是,过量摄入糖分,尤其是含糖饮料,对血压的影响可能比食盐还要大。糖可不止会影响血糖,它还会在不知不觉中破坏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让血压偷偷升高。
研究表明,过量的糖分会让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样,失去原本的韧性,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同时,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胰岛素水平过高又会促进钠的滞留,使得血容量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医学数据显示,每天喝一瓶含糖饮料的人,高血压的发生率比不喝的人高出 20% 以上。所以,想要控制好血压,除了少吃盐,含糖饮料也要少喝,别让这 “甜蜜的诱惑” 成为血压升高的帮凶。
反式脂肪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影响血脂,却不知道它对血压的影响比高盐饮食还要严重。反式脂肪就像一个潜伏在身体里的 “破坏分子”,会让血管变得僵硬,血流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血压也就跟着升高了。而且,它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极慢,会长期积累,持续对血管造成伤害。
反式脂肪会增加身体的炎症反应,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让血管的弹性越来越差。同时,它还会打乱人体正常的脂肪代谢,增加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 “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使得血压变得不稳定。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反式脂肪的人,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 40% 以上。所以,为了血压稳定,一定要尽量远离反式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糕点、奶茶等高风险食物。
高血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反式脂肪和酒精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你的血压一直不太稳定,不妨仔细想想,这些食物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的餐桌上?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习惯,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给血管一个恢复健康的机会。只有血管健康了,我们才能真正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各种健康风险,拥抱更健康的生活。
除了调整饮食,也可以吸入氢氧气体改善高血压→
近些年来,氢气作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症作用,在心血管辅助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先前就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模型大鼠每天吸氢1小时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氢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相关器官损伤方面,比如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发现,给自发性高血压的动物注射氢气生理盐水,能减少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和器官损伤。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秦树存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药理学前沿)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a low dose hydrogen-oxygen mixture inhalation in midlife/older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平行设计的试验,以评估低剂量氢气吸入对高血压中年/老年人的血压的影响。该试验已获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
试验方法
研究人员招募了60名年龄50-70岁之间、四肢血压检测中右上臂收缩压高于120 mmHg的成年人,分为氢氧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氢氧干预组每天吸入氢氧混合气(66% H2/33% O2,流量30-60 mL/min)4小时,安慰剂对照组采用外观相同的装置吸入空气。试验周期为2周。
并在试验前后,检测四肢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血浆标志物等。最终共有56名参与者完成此项研究(安慰剂组27名,氢氧干预组29名)。
通过对汇总数据分析发现:在低流量氢氧干预两周后,右臂收缩压(SBP)降低了4.8mmHg(151.9±12.7mmHg →147.1±12.0mmHg),但在空气组中没有变化。左臂收缩压(SBP)降低5mmHg(150.7±13.3 mmHg→145.7±13.0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发现,氢氧干预组的夜间收缩压呈下降趋势, 舒张压下降了2.7mmHg,而空气组未观察到变化。
根据《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入睡困难、夜间醒来频繁和睡眠时间不足与较高的高血压风险有关。
研究中,参与者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氢分子的摄入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有关。然而,这一关联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
研究人员为探究氢氧干预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将参与者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如50-59岁组与60-70岁组,结果发现,60-70岁组右上肢收缩压降低值显著大于50-59岁组。图表见下图:
血浆检测数据发现,与干预前相比,氢氧干预组血管紧张素II水平、醛固酮水平、皮质醇水平,以及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显著降低,而安慰剂对照组以上数据无显著变化。
对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吸入低剂量氢氧混合气对改善高血压中年/老年人的血压有有利作用。根据年龄分层,氢氧干预在60-70岁患者中比在50-59岁患者中更有效。
END
温馨提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文中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您的知识产权,
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