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年人致死以及后天致残的第一大原因,我国40岁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人数高达1242万,平均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且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
一旦发病,幸存者中约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比如瘫痪、偏瘫、失语等。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让家庭和社会承受沉重负担。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通常是因为颅内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脑溢血和脑梗死。从病因上看,中风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中风,另一种是脑血管堵塞、血液无法流入大脑的缺血性中风。
中风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发病突然,还在于它对身体的长期影响。一旦发病,救治的黄金时间只有四个半小时。每耽误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中风救治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且,中风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肌肉运动知觉麻痹或丧失、说话或吞咽困难、记忆力减退、情绪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
中风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国内外的研究和权威营养专家都给出了建议:
来自美国的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发现,多吃全谷物能将中风风险降低15%。这是因为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能有效减少中风的危险因素。在我国,常见的全谷物有稻类(籼稻、粳稻、糯稻)、麦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
研究还发现,每天吃200克水果(相当于两个苹果)可以将中风风险降低32%;l另外每天再吃200克蔬菜可以降低11%。水果和蔬菜不仅能改善血管功能,还能降压降脂,对预防中风很有帮助。
你可能不知道,喝水也能预防中风。医学研究表明,细胞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的摄入。如果饮水不足,细胞会生成胆固醇来保护自己,防止水分流失,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如果胆固醇长期沉积在心、肝、肺、脑等器官,就容易引发栓塞。
很多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甚至慢性肝病和肾病,都与血液黏度升高有关。如果饮水不足,身体无法代谢废物,血液黏度就会过高,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脑部血管,引发中风。
所以,养成每天主动喝水的习惯很重要。喝水可以帮助血管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溶解,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管沉积,延长血管寿命。
健康人群每天的饮水量应达到自身体重公斤数乘以4%(单位:升)。患有慢性病(如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的人群,每天的饮水量应为自身体重公斤数乘以6%~10%(单位:升)。多喝水,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
1、山东泰山医学院有研究发现,氢能改善人类血脂紊乱,能有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更重要的是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导致的炎症反应。因此喝富氢水或氢氧吸入或可作为调节血脂的可行方法。预防动脉血管老化,改善动脉血管功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2、北京理工大学的马雪梅和谢飞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总结了氢水在六种主要疾病、20种疾病和临床状态中的临床试验。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的改善,由于脑卒中的危险性巨大,致死率较高,因此,开展氢气应用的相关临床试验难度较大。在后期临床试验中需对富氢水的氢气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最佳疗效。富氢水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的,与现有治疗方法联用可能使患者获益。
氢气对脑梗的预后改善
1、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由两个质子和电子组成,它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生物膜如血脑屏障、胎盘等等,到达靶器官(脑)和细胞器(线粒体、细胞核),这些物理特性保障了氢分子能够触达脑部细胞,发挥自身作用。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杨万超教授团队,研究了“氢氧吸入”对糖尿病脑卒中后神经修复的作用。并将该实验论文发布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 》(中文名:神经免疫药理学)上,该论文SCI评分高达7.21分。在该实验中,研究者制作了糖尿病脑卒中模型,并对比了对照组与氢氧吸入组的脑梗面积、脑水肿、神经功能、存活率、炎症因子等指标。各种实验证明吸氢氧能够对脑梗死面积有改善作用、可以降低脑部含水量并提升神经功能、提升生存率。
3、在日本,西岛医院的Ono H和 Nishijima Y教授、日本医科大学的太田成男教授等联合针对吸氢对脑梗患者的治疗效果做了一项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中风与脑血管病杂志》上。首次报道2%氢气吸入可以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脑梗死面积,开启了氢气医学研究的里程碑,后期又有大量研究证实氢气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氢气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部分文案源自网络及氢医学研究
温馨提示: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
氢气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我公司产品非医疗器械。